一九九〇年一月在莫斯科环境与发展全球论坛的讲话
我是宗教信徒,来自中国。在中国十一亿人口中,有佛教徒、伊斯兰教徒、道教徒和基督教徒。在基督教徒中,既有天主教信徒,又有新教信徒。我们的宗教信仰各各相异,但是,谈到环境和发展的问题,我们都认为,那是一个同人类在地球上继续生存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
我们基督徒肯定,宇宙和其中一切都是上帝的创造。这一肯定意味着受造的世界是好的,是神圣的,世界不是任何恶者的占领区。创造的工作还在继续进行,它将最后克服原始的混乱和人们对创造的罪恶破坏,把自然历史和人类历史带到这样一个境地,在那里爱心、正义、理智的统治将得到普及。基督教讲道成肉身,讲救赎,也足以反映人的可贵。我们可否这样来看宗教的任务:把人们从创造的破坏者转化而为上帝创造的协同者?中国古代传说有个叫女娲的英雄,据说是一位女性,当她发现天的一角要坍落下来的时候,她搬来五彩的石头,把天撑住。
可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不是那样,人们正在做那么许多事情去糟蹋、破坏自然。据统计,每一年,我们的地球上有两千七百多万英亩的树林被毁掉。要是继续三十年,这面积将有整个印度那么大。每年还有一千四百多万英亩的良田沦为沙漠。由于人类燃烧大量的煤炭、柴油、汽油,大气中二氧化碳日益增加,全球气温升高;如果这一“温室效应”听其继续,到二十一世纪中,适合于生长农作物的地面将发生大的转移,南北两极的冰块的融化将提高海洋的水位,造成一些城市淹水。工业气体将进一步损害保护着地球的臭氧层,太阳红外线辐射的增强将导致人类和动物更多的癌变。
凡此种种,都不是地球不治之症。现代科学可以处理这些问题。当代人类所需要的,是一种看到整个地球环境的眼光。
我们各宗教信徒要呼吁:救救自然,救救地球,救救我们的空气和我们的流水。上帝的创造只许美化,不准糟蹋。
为了保卫我们的环境,我们要同目标一致的人团结起来。在任何地方,有信宗教的,也有不信宗教的,有信这个宗教的,有信那个宗教的,我们在信仰上大可各信各的,彼此尊重。而对一切从事改善环境和发展经济的,我们只有欢迎、感谢、支持、合作,决不应当疏远、排斥。这种精神我们在中国只用四个字就可以表达,就是“求同存异”。四十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时候按这原则去办,人们就团结,事情就成功。
我特别要对发达国家发出呼吁:二十世纪中叶,人类第一次能从宇宙空间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是一整个地球。治理地球的工程早已超越一个工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只能凭全球的观点去进行。今天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很不公道的事实:大量的污染来自工业化的发达国家,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却承受着大量祸害。就以中国来说,她不过在最近几十年才获得条件,谋求在农业、工业、文化方面有所发展,好满足人民的基本需要。可是,中国得为保护环境和净化环境转移她相当大的一部分有限的资源。其他第三世界国家一定也面临着相同的环境和发展的矛盾。据知,拉丁美洲有些国家,被西方国家的债务所迫,本来可以用在开发上的许多自然资源不得不用以还债。好些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年平均收入同十年前相比不是增加而是降低了。我希望,发达国家在面临这全球性危机的时候,从道义责任也从自身利益出发,考虑如何负起它们应负的责任。
据我所知,各教都有一些这样的信徒,他们认为只应关心天上的事,他们认为,关心地球上人们的祸福,就是喜爱不甚高超或不甚属灵的事、是不好的。宗教关心人们死亡之后的事是正当的,但是,我多么愿意他们理解,宗教关心人们出生之后的事也是正当的。用枪炮杀人是明显的,但是乱砍树木污染空气,造成地球升温等等,也都是杀人,不过不那么显然而已。忽视生态平衡实在就是毁坏上帝的创造,无形之中让无数无辜的人们遭到杀害。自然界正在受苦叹息,我想,今天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正是上帝对这一哀痛的顾惜和回音。让我们共同希望和祈求一个爱的、和谐的、美好的世界的来临。
(本文转载自《丁光训文集》1998年9月第1版,74~76页)